近日,美国极右翼民粹分子史蒂夫·班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屡次诋毁中国抗疫模式,鼓吹中国对疫情负有责任、要求中国赔偿,并且频频发布关于病毒源头在中国的恶毒言论。作为前任“白宫师爷”,这不是班农第一次对中国“火力全开”。
4月19日和4月30日,班农分别在福克斯新闻、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节目中,对中国的疫情应对大加批判,称中国应该为疫情负责,并称:“世界要对中国进行审判,中国需要赔偿数万亿美元。”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杰西卡·陈·韦斯(Jessica Chen Weiss)对CNBC表示,班农鼓吹的这种“中国应该对疫情负责”的论调没有任何现实依据。她表示,“面对疫情,不存在什么问责机制,也没有‘赔偿’一说。”对于班农企图分裂中美关系的论调,韦斯教授表示,现在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的支持:美国需要中国制造的商品,需要向中国出口美国产品,需要中国提供医疗防护装备,美国也需要和中国共享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成果。
在新冠病毒来源方面,班农毫无根据地把锅甩给中国。自疫情发生以来,班农持续不断在自己的节目“战情室:疫情”(War Room:Pandemic)中发表不实言论,称病毒是从武汉病毒所泄漏的。
然而,世卫组织5月1日已经确认称,新冠病毒来源于自然界,并非人为制造。“实验室泄漏”论调遭各方打脸。
班农的“战情室:疫情”节目除了热衷于发布关于中国疫情的不实消息,更是他自说自话、发布言论的天地。在近期节目中,他不仅屡屡对中国政府出言不逊,还抨击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并指责比尔·盖茨“与中国站在一边”。据悉,“战情室:疫情”节目的官方推特账号4月份已经被关停。
对班农来说,利用媒体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极端言论,已经“驾轻就熟”。毕竟,他执掌右翼新闻网站布赖特巴特新闻网(Breitbart News Network)多年。
布赖特巴特新闻网是美国右翼新闻网站,被视为美国“另类右翼” 的最大媒体平台。该媒体宣扬白人至上主义,热衷于散布种族主义言论,它经常推出反移民和反的报道。
2012年,班农开始担任该新闻网的执行主席。美国舆论认为,自从班农执掌该网站后,其风格向小报转变,立场向“极右的边缘”转变,成为“另类右翼”的发声平台,用于宣传班农本人的政治主张。
在中美关系上,班农一直是“”的鼓吹者。美国记者迈克尔·沃尔夫的《火与怒:特朗普白宫内幕》一书披露,班农曾明确向作者表示,美国线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班农拉拢一些边缘人士,复活了冷战时期对抗苏联的组织“当前危险委员会”(Committee on the Present Danger)。据《》消息,班农拉拢的人中有“军方、民粹主义者、人物”,这些人聚在一起向公众发出谬论:中国已经对美国构成生死攸关的威胁。
△2019年,班农在“当前危险委员会”的一次活动中(图片来源:《》)
“当前危险委员会”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针对苏联成立的组织,该委员会最早的两次活动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次都要求美国加强军备以对抗苏联。后来随着苏联解体,该组织便从历史舞台消失。
《》称,该组织的成员大多是为仇外分子和边缘人士,但在特朗普总统任内,他们的主张越来越受到欢迎。这一组织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威胁。
班农谈到中美关系时表示,“这是两个互不相容的系统,一方会赢,另一方会输。”
2019年欧洲议会选举前夕,他一度跑到欧洲,鼓吹自己的政治理念,公开干预欧洲议会选举。据法媒报道,班农会见了法国极右翼政党的领导人,意在帮助欧洲极右翼势力胜选。据《卫报》报道,班农表示会投入几百万美元帮助这些政党。
在欧洲许多国家,这种行为并不合法。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批评称:“欧洲一些民粹主义者和一些外国利益集团勾结,他们的目标就是瓦解欧盟。”
《卫报》曾经援引批评人士评论称,班农“是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虚无主义者,是一个渴望得到注意的人”。班农曾公开表示:“我最想做的,就是为全球民粹主义运动打造基石。”对此,《》曾直接在文章标题中称:“班农是民粹主义者,不要接近他!”
2016年,班农出任特朗普竞选团队负责人,是帮助特朗普胜选的主要功臣之一。特朗普竞选时,班农的布赖特巴特新闻网成为特朗普重要的宣传阵地。
特朗普当选后,班农出任白宫首席战略师、总统高级顾问,一度还是国家安全委员会“首席委员会”固定成员。班农在移民、贸易、公共安全、环保等方面与特朗普声气相投,特朗普上台后搅动世界的一系列政策背后都有他的影子,因此他曾被认为是最有权势的阁僚工具。《时代》周刊曾以他为封面人物发问:班农是世界二号权势人物吗?
不过,由于班农和“另类右翼”的长期密切联系,以及其极具民粹主义倾向的政治和经济主张,班农在美国政界,包括共和党内部,一直颇具争议性。当时,美国媒体常援引白宫匿名消息源报道称,班农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等多名白宫高层官员关系紧张。
最新研究揭示了东亚地区迁飞性昆虫物种关系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长期演化趋势。
考古再次让人们看到了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各区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也再次证明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绵延不断、多元一体的特质。
机器人化”生产装备和生活工具将广泛融入千行百业和人民生活,无处不在、无所不及。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开发的3D打印技术能在非规划基板上成功打印出功能性微图案,有望将先进的智能隐形眼镜商业化。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2022年12个重要考古项目,其中夏县辕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引人关注。
OER反应作为提供氢质子和电子的关键反应,在自然光合作用和人工光合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全基因组设计育种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目前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
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FAST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
记者14日从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FAST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当天就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解读。
引用偏倚和过度阐释结果,可能导致对共生菌根网络及其在森林中的作用产生重大误解。
我国可再生能源呈现发展速度快、运行质量好、利用水平高、产业竞争力强的良好态势,取得了诸多里程碑式的新成绩。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1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提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作物的杂交后代比它的双亲表现出更大的生物量、更强的抗逆性、更高的产量。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