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怪兽风潮席卷全日本,日本的孩子们都是看着这些奥特曼和怪兽们长大的。可以说圆谷英二开启了长达50年,日本的“奥特曼宇宙”。
其中有一个孩子人生第一次外出购物,买的就是《怪兽图鉴》,他的名字叫“德仁”,现在成了日本的新天皇,国号“令和”。
2013年5月5日,福岛县须贺川和“M78星云光之国”成为了友好城市。须贺川可能是全世界唯一和外星球成为友好城市的地方了。
今天哥斯拉和奥特曼已经成为价值百亿美金的IP,而这一切都要从圆谷英二的“梦想”说起。
圆谷家在当地是经营酿酒原料的产业,本来生意不错,但一场大火把圆谷家的所有产业都烧没了。
儿时的英二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爬上附近寺庙的树上,眺望远方,放飞心灵,仿佛在追寻着什么。
长大一点,英二曾经去找过自己的父亲,就像《菊次郎的夏天》中那样,父亲已经重新组建了家庭,英二成为了多余,身边也没有“菊次郎”的陪伴。
英二小学3年级的时候,出了个大新闻,日本的飞机也上天了,这是在莱特兄弟成功起飞的7年后。
小学生也没法开飞机,于是英二没事就在家里做飞机模型,不是现在那种配件都提供的模型,而是所有原料都自己弄的真模型。
原来英二小学毕业后,就想去东京开飞机。当时英二已经15岁了,日本当时叫寻常高等小学,学制是8年。
家里当时就炸锅了,不像现在,说起飞行员就想到《冲上云霄》里帅气的吴镇宇和张智霖,那时可是飞机刚发明的时候,民众对飞机别的不知道,危险是肯定的。
所有人都反对,除了英二的叔叔一郎,其实叔叔也就比英二大5岁,所以两人感情很好。
可到那边一看惊呆了,什么飞行学校,老师加校长就两兄弟,飞机就一架,教室也是芦苇席搭的草房子,条件非常艰苦。
好景不长,英二才飞了半年,飞行学校出了个事故,机毁人亡,学校被迫关闭,英二的飞行梦破灭了。
这下怎么办呢?还是得亏叔叔一郎,把英二送去电机学校读书,英二觉得机械也是飞机的一部分,也欣然前往。
玩具厂的这个临时工,接连搞出好几个发明创造,有些发明我们现在看都要吓一跳。
比如,我们现在小孩都在玩的那种带把手的脚蹬“滑板车”,就是英二当时的发明改进的。
还有现在住在大楼里,快递在楼下按门铃,上面可以开门,可以通话的,住宅通话机。
还有现在地铁或商场里都有的,自动拍证件照的机器,都是圆谷英二20岁以前的发明。
如果按照正常轨迹,英二妥妥地会成为日本爱迪生,拿着专利衣食无忧,可命运总喜欢和他开玩笑。
英二的发明销路很好,玩具厂给了英二很大一笔奖金,拿了奖金要请客啊,于是英二和一帮同事就去飞鸟山公园赏花野餐。
话说英二请客聚餐,日本人聚餐都喜欢喝几杯,和英二他们邻桌的老兄估计也喝上头了。
这时候英二就上场了,三言两语把事情摆平了,也可能是大家看他主角光环太亮了。
这个大叔叫枝正义郎,是一名摄影技师。当时日本电影还是一片荒漠,摄影技师就是拍片子的事情都归他管。
枝正义郎在当时也是大师级人物,后来成为了圆谷英二的启蒙老师,他很早就拍了一部很“硬核”,不知道该归到什么类的电影:大佛回国。
▲ 讲的是有一尊大佛有一天突然开了天眼,活过来了,就去找其他大佛玩的故事
回到饭馆,枝正义郎发现这个年轻人动手能力强,又开过飞机,有理想有冲劲,别说了,快到碗里来吧。
英二在玩具厂干得好好的,刚受到表彰,突然说什么要拍电影,就说回去考虑一下。
枝正义郎一看没当场拒绝,这就是有戏,后来就开始软磨硬泡,终于把英二忽悠到电影公司。
英二后来回忆:“虽然没想过拍电影,但随着慢慢进入这个世界,我开始觉得之前没能实现的驾驶飞机的梦想,可以在这里成真了,于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当时英二觉得过的很憋屈,因为收购方是国活,工作方式很传统,喜欢创新和自由的英二很不适应。
家里当然很高兴,回来帮忙家里挺好,总比开飞机,拍电影什么强。可是这次站出来反对的却是那个一直支持英二的叔叔一郎。
可是,要搞出名堂,那有那么简单,英二之后辗转于多家电影公司,在东京和京都之间来来去去,转眼快到30岁,还是没混出什么名堂。
有一天英二正在一个取景地拍摄,然后他发现有个妹子一直在看他们,当时谁也不知道拍电影是怎么回事,妹子觉得他们这伙人挺有意思,就很好奇。
妹子这一看啊就被惦记上了,英二对姑娘是一见钟情,两人在片场逐渐擦出火花。
后来英二在一次拍摄过程中从高处摔落,被送到医院,期间线年,两人终于步入婚姻殿堂。
得亏英二找了真砂子,因为英二虽然技术才能爆表,但是经营能力极烂,这个后面还会讲到,如果不是真砂子,公司不知道破产多少回了,差点都没有奥特曼了。
在1933年,《金刚》在美国上映,引起轰动。当时日本电影业内也被震惊,为什么美国能拍出这种不存在的东西?
而此时的英二也渐渐形成一个概念,将现实不存在的场景想办法拍出来,这就是“特摄”。
日后英二对于特摄是这样说的:“没有的东西做出来就行了,首先要说能做到,之后再考虑怎么做,不断地思考,直到把胃部想穿孔为止。”
之后日本发动了珍珠港事件,当时电视台要求拍一部《夏威夷马来海战》的片子,但是军方又不提供任何素材。
于是英二就用微缩模型和“特摄”技术将片子拍了出来。可是这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祸端。
由于英二拍的太过逼真,战后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就把英二找去喝咖啡了,他们觉得这是实拍的,所以审问英二是不是间谍。
最后确认是特摄,人虽然放了,但还是受到了开除公职的处分,英二成了无业游民,当时已经47岁了。
生活所迫,公家饭不能吃了,只能自己创业了,于是英二成立了“圆谷研究所”,其实就是帮电影公司做点特摄的外包活。
1954年,美帝在太平洋实验核武器,结果有一次玩脱了,爆炸范围估算错误,日本渔船第五福龙丸号被波及,当时搞成了大事件。
于是东宝就准备搞一个反核的企划,名字叫“G作品”,主题就是被核污染而变异的巨大怪兽袭击人类的故事,没错,这个怪兽就是后来的《哥斯拉》。
一开始的策划,居然是章鱼,可因为是用定格动画拍摄,不知道猴年马月能拍完,当年《金刚》都拍了7年。
不行,等不起,这时候英二提出,让人藏在皮套里,通过“特摄”的手段来营造出巨大怪兽的场景,于是,章鱼变成了现在的“哥斯拉”。
比如飞机在天上飞的镜头,有时候为了不穿帮,不是飞机在动,而是飞机周围的场景在动。
英二拍摄的电影还有一条规则,就是为了孩子绝对不能流血,不能拍残酷的画面。
在严格的拍摄要求下,《哥斯拉》在美国和日本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哥斯拉也成为了日本最著名的怪兽,英二也开启了日后的《怪兽宇宙》。
原来当年日本皇太子和美智子皇太子妃的婚礼通过电视全国转播,因为美智子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太子妃,所以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去买电视,就为了看这场世纪婚礼。
电视也需要节目,当时多数节目是好莱坞拍过的东西来炒冷饭,英二他们想拍自己的创意。
于是和TBS共同的企划,《Unbalance》(失衡)出现了,讲述自然界平衡被打破后出现的怪异现象,也展示了给人类的警示。
这片子格调很高也很超前,结果拍了没几集,TBS高层说换方向,为什么不继续搞怪兽呢?
《奥特Q》的点子就这样出炉了,讲述正义怪兽和邪恶怪兽之间的较量,一下子在孩子们中间好评如潮,当时最高收视率达到了36.8%,后来火遍日本和中国的日剧《第101次求婚》也就36.7%。
和电影不同,电视时代的从业人员年纪都非常轻,经验也不多,更重要的是对待工作的态度。
后来成为优秀特技监督的佐川和夫回忆:“老爹(当时年轻人都叫英二老爹)一直说,所谓用心就是看你放不放弃,有些事情其实可以做得到,你有没有用心做,画面上看得一清二楚。”
TBS也和圆谷研究所签订了第二部作品的合同,而此时电视也进入了彩色时代。
但《奥特曼》的企划经历了一波三折,最早企划还是正义怪兽和邪恶怪兽之间的故事。
主角都定下来叫“百慕拉”,这个怪兽的设计怎么说呢?就很像《绿野仙踪》里的飞猴,这个创意难道是雷公嘴的和尚?
后来再逐渐形成宇宙英雄来到地球拯救人类的故事方案,主角叫“LEDMAN”,身高40米,平时和人类共处,最后设计稿也就是现在的奥特曼的样子,基本奥特曼的框架就定下来了。
后来工作人员多次去找他,最后是古谷敏的祖母说,人家都这样来求你了,就去试一下吧。
但是实际拍摄就不是用辛苦可以来形容的了,由于皮套是橡胶做的,所以奥特曼其实最怕的是火和水。
那时候保护措施也不怎么好,古谷敏就被火烧过2次,比火更可怕的是水,有几个场景是和怪兽在水里搏斗,皮套也不是密封的,所以会漏水,好几次差点窒息。
有一张经典的照片,就是圆谷英二在片场和奥特曼说话,远处的是巴尔坦星人静静地看着他们。
可是,由于英二对于节目的严格要求,不惜成本,导致《奥特曼》越拍越亏,不但没赚钱,还欠了上亿的贷款。
直接的结果就是,收视率最高达到42%的《奥特曼》,在播出39集后,迎来了最终话。
最终话在电视上播出时,奥特曼被怪兽打败,来自M78星云的警备员佐菲来到地球将奥特曼带走,所有的科学特搜队队员向奥特曼挥手,大声喊着:“再见了,奥特曼。”
与此同时,全日本的孩子们也纷纷打开窗户,仰望天空,感叹:“奥特曼,回去了啊。”孩子们纯真地相信,奥特曼真的走了。
这个消息后来传回TBS电视台,圆谷英二感叹:“拍了这部片子真是太好了。”
其实除了预算,圆谷英二的身体也是奥特曼终止的因素,长期高压的工作让英二的右手经常麻痹,糖尿病也不断恶化,终于到有一次心绞痛晕倒在路边,还好给救了回来。
在退居二线休养的日子里,也许圆谷英二已经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写出了人生最后的企划,名字叫《飞行小子》。
但最终这部企划还是没有完成,在英二日记的最后一页这样写道:“这次也没有完成飞机小子的企划书,只得感叹自己的无能。”
1970年1月25日,“特摄之神”,“奥特曼和哥斯拉之父”,圆谷英二,长眠,享年68岁。
我是ChrisQu,C叔聊历史,有趣有料有思考,关注我,可以看到更多有趣又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交流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近期评论